近日,家住伍家崗區金家台社區的劉先生因找工作需要,來到社區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被告知這樣的證明事項社區不能開,只能到轄區派出所咨詢辦理。“我們現在基本只開居民居住證明,其他證明事項能不開的都不開了。”社區工作人員胡青表示。
原來的社區“萬能章”,爲何如今不再“萬能”?這是市司法局組織開展清理取消無謂證明事項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2018年6月以來,市司法局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兩批次清理取消無謂證明事項工作,將此項工作納入主題教育爲民辦實事清單,並于今年3月份,取消了社區用于門診費返還的職工醫保異地居住證明事項、用于異地就醫備案的職工醫保異地居住證明事項、用于申請經濟適用房的現有住房證明事項等6項證明事項。
爲進一步推動清理取消事項的落實,爲社區居民開具證明提供政策指南,市司法局梳理彙集了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文件及取消事項目錄,組織編印《證明事項取消相關文件彙編》,內容涉及900多項證明事項。今年8月,市司法局面向全市公開證明事項咨詢舉報電話6256532,廣泛接受群衆對于證明事項的舉報和監督。
10月23日,市司法局聯合市民政局深入城區部分社區,對社區開具證明事項工作開展調研服務。調研組組織西陵區果園路社區等11個社區、伍家崗區中南路社區等8個社區、點軍區譚家河社區等12個社區、猇亭區石板沖社區等6個社區,集中開展了調研座談。向各社區宣講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政策要求、工作過程和階段性成果,介紹下一階段的工作方向,使社區全面了解證明事項清理工作。
同時,市司法局向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共計193個居(村)委會發放了《證明事項取消相關文件彙編》600余本,並向與會社區解釋彙編的使用,爲社區開具證明事項提供指導。調研組還向各社區詳細了解出具證明事項的困難和問題,聽取了意見和建議,並再次公布證明事項投訴舉報電話,爲社區和辦事居民在開具證明事項遇到困難時提供實時咨詢服務和政策支持,對無法律法規依據要求社區和居民開具證明的相關單位予以督促整改。
爲切實了解清理取消事項落實推進情況,爲社區“萬能章”減負 ,10月下旬,市司法局聯合市民政局在全市城區範圍內的所有社區開展開具證明事項問卷調查工作,發放問卷調查表350份,收回350份。通過對問卷進行分析統計,2019年城區證明事項同比降幅約20%,證明事項咨詢服務與投訴舉報電話咨詢量爲130余人次,即時解決占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