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upchina網站9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年輕職場人士更願意宅在家,這對夜經濟來說可不是好事 長期以來,中國的白領群體一直在對這個國家的夜經濟做貢獻。但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隨著近年來生活成本逐漸上升以及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更多職場人士如今甯願宅在家裏而非外出放松。
這項聯合調查發現,在6895名受訪者中,熱衷宅在家裏度過一個輕松夜晚的比例高達82.8%。僅5%的人表示更喜歡外出消遣,其余12%壓根兒沒時間外出,因爲需要長時間工作。
在那些宅在家裏的受訪者中,大多數選擇看電視和使用短視頻App。男性更喜歡通過打遊戲、看直播來消磨時間,女性更樂意網購。但宅在家中未必意味著不花錢,無論餐飲、購物還是五花八門的娛樂,如今都能動動手指就在手機上完成。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夜晚的花費超過白天,其中大部分用于購買外賣、網絡遊戲和直播等服務。但就消費習慣而言,如今中國白領似乎普遍節儉且務實,70%以上的夜晚消費低于200元。
顯然,中國白領如今傾向于更平靜的生活方式,個中原因不難解釋。首先,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繼續放緩,宅在家裏無疑已成爲一種更劃算的放松方式。其次,幾乎正困擾中國所有行業的一種“有毒”的長時間工作文化,正導致這個國家越來越多白領達到筋疲力盡的臨界點。其實,超過60%的受訪者表達了渴望參加更多外出活動的心情,但前提是得“有錢有閑”才行。
爲促進夜經濟發展,中國多個省份和直轄市都出台了一些相關政策,以使當地的夜間外出消遣變得更便利且更具吸引力。今年4月,上海任命首批“夜生活首席執行官”,負責開發浦江夜遊等更多應季夜遊項目和夜間活動。7月份北京市也采取類似措施,組織舉辦更多適合家庭且更具創意的夜間活動。不僅如此,中國首都還決定在每年5月至10月的周末增加夜間公交服務。(來源:環球網王會聰譯)